曲靖市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智慧新犁 深耕沃野
- 時間:2025-08-14
- 來源:云南日報
- 瀏覽:46
在數字浪潮席卷田野的新時代,傳統的農資生態正在被互聯網重構。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指尖輕點云管理”,曲靖市積極探索讓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實現金山銀山的新路徑。
近年來,曲靖市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為筆,通過培育新型產業形態、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育,書寫了一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5G+智慧農業”
數字技術重構傳統種植
在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及種植基地,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令人耳目一新。智能化大棚內,各類環境傳感器實時采集關鍵數據,構建起精準的智能管控數據庫;遠程控制終端實現了開窗通風、水肥灌溉等生產環節的智能化管理;以模型信息處理為核心算法構建的智能決策中心,為作物生長提供最優方案;遠程終端視頻讓農技專家可以隨時為種植戶提供遠程指導。
“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完成對整個基地的精準管理。”宣威市福康生物公司工作人員陶春艷向記者展示了智能農業操作系統。公司依托5G智能化水肥一體灌溉系統,實現灌溉成本降低20%,節水30%,化肥農藥用量減少40%,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有效改善了土壤環境。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為公司農業生產提供了決策支持和組織保障,優化農業生產方式,解放生產力,豐富物聯網行業應用,讓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福康生物的實踐是曲靖市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曲靖市以“科技入曲”為抓手,對接省內外各類創新平臺,建立農業重大科技需求清單,搭建農業技術創新平臺、推廣體系平臺、成果轉化平臺三大平臺,讓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
“我們正著力培育數字農業新業態。”曲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打造糧油水肥一體化、噴滴灌樣板2.5萬畝,帶動全市糧油水肥一體化15萬畝,著力建設黃精、白及、冰球子等種質資源圃、工廠化育苗中心、水肥一體化設施。下一步,曲靖市將繼續深化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
“科創+種質研發”
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
在1500平方米的福康生物組培室內,身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正仔細觀測白及種苗的生長狀態。這里沒有泥土的氣息,卻孕育著農業產業振興的希望。
福康生物創立6年來,在白及領域實現種植面積最大、組培能力最強、畝產量最高、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五項之最”。公司與多家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其中與西南科技大學建立了云南省侯大斌專家工作站,在引進新品種基礎上篩選了“朱蘭1號”“朱蘭2號”等多個白及新品種,實現良種覆蓋率92%,做到了“一部手機管基地”,產品科技含量和綠色含量雙提升。
“我們從科技層面重塑產品品質。”曲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曲靖市組織申報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開展高原特色農業項目聯合申報。力爭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農業大數據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骨干引領平臺。鼓勵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對接、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平臺,重點解決農業科技成果落地難、推廣慢的問題。
近年來,曲靖市全面提升農業全產業鏈科技水平,強化育種創新關鍵技術攻關,實施良種聯合攻關,推進8個優勢主導產業品種研發基地和“云南最優”生豬種業基地建設,打造糧食、中藥、畜禽等種業品牌。同時,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育工作,開展全產業鏈培育,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科技型農業企業家。
從智慧農田到數字藥園,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科技的力量正在讓曲靖市傳統農業煥發新生機。如今,物聯網技術讓農業更“聰明”,生物技術讓種質更“強壯”,循環經濟讓產業更“綠色”,曲靖市正在奏響鄉村振興的嶄新樂章。(云南日報 記者隋鑫 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