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協同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云南民族大學生物醫用材料項目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簽約
- 時間:2025-08-14
- 來源:昆明信息港
- 瀏覽:51
昆明信息港訊 通訊員左軍 8月11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學生物醫用材料項目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儀式在雨花校區舉行。此次簽約聚焦生物醫用材料領域,是云南民族大學依托生物基材料綠色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及云南省生物基功能材料研究與應用科技創新團隊,聚焦國家“十四五”相關醫藥工業及醫療裝備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由袁明龍教授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形成的科技成果。
學校以6項發明專利,評估價值1100萬元與昆明誼眾集團等企業合作轉化。項目計劃落戶昆明高新區,成果轉化完成后,將建成國內首條醫用縫合線聚乙醇酸原料生產線,為國內企業研發植入人體醫療器械研發提供原料支撐。
云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阮朝奇,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啟梁,云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于寧,昆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徐毅清出席簽約儀式。云南民族大學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學院、部門負責人,昆明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領導和生物醫藥產業研究專員及部門主要負責人,昆明誼眾集團、誼眾誼健(云南)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中房集團昆明公司、云南瀚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參加。儀式由副校長許傳坤主持。
阮朝奇表示,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論述,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資源和最強的執行力投入到合作項目中,推進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他強調,要堅持以“實”為本,構建無縫對接的高效協同機制,合力跑出成果轉化的“加速度”;堅守以“新”為要,打造支撐持續協同創新的共同體,為項目提供持續研發與人才協同培養的穩固依托;恪守以“民”為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使成果轉化承載的生命價值熠熠生輝。
于寧表示,此次簽約是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的生動實踐。云南民族大學充分發揮科研成果富集優勢,著力推動“校地企”協同創新,不僅讓科研成果有了“用武之地”,更讓企業發展獲得了“創新引擎”。她希望各方以此次簽約為新起點,持續深化合作,為全省科技成果轉化探索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路徑。省科技廳將一如既往提供政策、平臺、項目、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助力生物醫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云南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高地、成果轉化的熱土。
徐毅清說,此次簽約的生物醫用材料項目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景廣,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決臨床需求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契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符合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的戰略方向。他表示,昆明市高新區將以最大誠意、最優服務、最實舉措,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早結碩果。他希望與云南民族大學共建核心平臺,加速產業賦能,共育急需人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推動更多優質科研成果在高新區實現本地轉化和產業化。
昆明誼眾集團董事長任福清在發言中表示,將認真履行相關協議,推動生物醫用材料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早日落地見效,取得實質性進展。
簽約儀式上,昆明高新區與云南民族大學簽訂了《共建合作協議》,誼眾誼健(云南)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云南民族大學簽署了成果轉讓協議,云南民族大學與云南民族大學資產經營公司、袁明龍團隊簽署了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賦權協議,誼眾誼健(云南)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云南民族大學資產經營公司、袁明龍團隊簽署了合作企業出資協議。